魚看世界

讀書筆記

 

回  讀書筆記

榮的四天三夜 2008.1.23 ~26      增修:2008.2.3

『屏榮』,是我對這家學校的一個代稱。

很早就聽說屏東有一所學校,私立的,頗有辦學理念,

有幾個同事會過去幫忙;但詳情我並不清楚。

 

2007 的十一月左右,學姊--我這麼稱呼吧,這位剛退休的同事--返校,找到我,

劈頭就問,『什麼時候可以去幫國三學生做簡短的總複習』。

她沒問我『要不要』『想不想』,我也沒問『有沒有錢可以拿』

純然只是,既然她開口,一定有需要,只要作得到,沒啥好說的。

我只確認 1.該校的生物老師呢?( 只有一位,產假去了)

                 2.需不需要向本校校長報備?(不需要)

然後就答應了。

--屏東,在我旅遊地圖裡頭,是台灣當中我最不熟悉的一塊。

  很高興可以有機會去接觸它。

--城鄉差距,是我很感興趣的話題。

  身為首善之區的"最優秀老師"(我自己說的):p,我很好奇,屏東鄉下的孩子的狀況,

  也覺得,不管夠不夠偏遠、算不算弱勢,我都應該去,看一看。

 

就這樣,剩下的學期中間,我們偶爾以電話聯絡一下,確認預定的日期和節數,

元旦前後,學姊捎來消息,要我先準備講義和四份考卷。

--這給我很大的壓力,在那個時節。

我答應的,是去幫國三學生,做生物科的簡短總複習,利用電腦和單槍投影。

配合的講義...我不是沒有,但若要為此次複習量身訂做,根本來不及,

而『半冊複習卷』.....我也搞不懂,坊間出版社都有啊,用那個不是題目又多又方便嗎?

國三的複習裡頭,我是不出講義也不出考卷的,但現在她要我完整一份。

喵?

 

面對一個渾沌』的確,屏榮陳校長的這句話,說得很好,

我的確是很勇敢地去面對一個完全未知的景況,

而我知道,不管狀況多麼奇特,人家只看你最終的呈現,不會去理會/討論這個過程。

也就是說----

不管狀況多出乎意料,我,要拿得出好東西

 

這時候,就要回歸到,平日的用功與否了。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從1999年起,我就自己添購單槍,準備利用數位化的優點來進行教學,

所有的教具、相片,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經都存到電腦,

2000 ~ 2003因應星星國中寒暑假的國三課業輔導,

我利用暑假時間,發展出很完整的國中生物科總複習的  power point,作為教材。

緊接著的幾年,在國一生物科教學上,我也一直發展/補強歷年來所做的投影片,

加上幾年來拍攝整理的影片、照片,講義、考卷:

我的好東西太多了

唯一要做的,是:探知屏榮學生之所需以後,選擇所要用的教材。

 

2008.1.22,我開車南下,為 1/23 ~ 1/26 總計 兩個班各八堂共十六小時的課程。

我預備的是,《營養、動物生理、植物生理 》四堂,《遺傳、演化、分類、生態》四堂,

至於真正的時間分配,要視現場狀況才知。

講義部份,我先 mail 了動物生理給學姐;

但我還是無法事先決定第一二堂課會用到什麼內容。

 

我知道我應該  1/22 先到屏東,熟悉環境,這樣對方也安心,

但...老家在台南的我,很難不在台南停留過夜。

只好,1/23 一大早--清晨 4:00--從台南出發,

走我不熟悉的南二高,去我從未去過的鄉鎮,尋找一家只聽過名稱的學校。

這當然緊張,這當然不能出事也不能給人家搞飛機開天窗添麻煩,

所以我預算了兩倍以上的時間出發。

也因此.....清晨五點半,我已經在屏榮的門外晃蕩.....

 

好『詭異』的學校!

一大片農田當中,一條四米寬的雙向道馬路,路旁,聳立的就是一家學校。

校前的那一條馬路,沿途沒啥店家,往前走,橫著接了條省道,總算稍稍熱鬧,

省道上有鄉公所、郵局、國小,幾家早餐店麵店,和唯一的一家全天都亮著的便利商店。

這和想像中/印象中的學校完全不同。

學校,不是都因應鄉鎮的需要,所設立嗎,

這地區....有"鄉鎮"嗎?廣大的農田。有人家嗎?

學生來源.....從何而來?

 

天亮了,學姐夫婦已經很緊張地在校門外張望,

7:30 以前我把車停進屏榮,簡單認識一下校園、確認一下視聽教室的機器設備。

感謝屏榮的設備組長和電腦教師,很早也很快地幫我弄好相關設備,

麥克風、螢幕線,確定無誤;

我才放心回辦公室,坐下和學姊聊聊,同時間校長召見

--校長,是這家私立學校的天、的王,是個傳奇

  原來她在北上唸研究所的時候,認識了星星國中幾位相當優秀的教師,成了好友,

  也因此多方取法星星國中的優點與精華,拜託教師們南下協助。

簡短談話中,我明瞭了這是一家私立卻公營的學校,『代用國中』。

民國57年九年義務教育實施的時候,該地區沒有國民中學,

私立的屏榮便接受教育部徵召,成為當地小學生畢業以後的升學管道,

學生入學狀況比照公立,也就是依照戶籍入學,收費也比照公立學校,再由教育部補貼。

《ps.當地學生約佔目前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餘皆是遷戶口的越區就讀》

教師由學校自行招考,教師的資格、津貼、年資計算乃至退休條件... 比照公立學校,

不過學校董事會對於教師的聘用與否,有遠高於公立學校教評會的權力。

而這家私立學校,乃陳校長的父親當年發心設立(選在這地方辦學,的確有心),

現在由第二代接管校務,分別接任校長和董事長的位置。

這是為什麼我會說『校長是這個學校的天、王』的原因,她的權力是很大的。

然後我也就不免疑惑:既然學校對於教師的聘用,有很大的空間,

為何這麼多年了,陳校長始終沒有組成她理想中的夢幻團隊

 

我想,這是『城鄉差距』嗎?

屏榮所在地,並不偏遠,南二高交流道下來五分鐘不到就是了,

沒有南二高之前,離省道也不遠,週遭幾個大鎮如潮洲、東港、林邊、屏東市....

甚至高雄市都不需要一個小時。

師資招考,不是問題,但要說到『夢幻團隊』...可能要問問這個"夢幻"是啥意思.....

畢竟,每個人對生命的規劃或說『夢幻』,未必相同,

要找到一群和自己有相同夢幻的夥伴....相同衝勁....把工作當作事業....

在鄉下,人少、步調緩,的確較都市更難尋。

 

Anyway,這些是我人到了現場以後,才陸續知曉,

但擺在眼前的是,08:20 ,我就得上第一堂課,面對近100名學生。

(我每次上課都是面對兩個班。所以這四天,聽我上課的學生,總共有四個班)

第一堂課,校長、主任、兩班的班導,還有學姊,都在現場。

好大的陣仗!

校長還耳提面命跟學生說,『要好好上課,上完課要考試,考不好,就不讓你來聽課』。

我可以看到學生們緊張地坐直了身子。

--校長,在這些學生的心目中,看來是很高很高很高--

然後校長主任等就離開了,但學姐和其中一位班導還是留著,還有人幫我--攝影。

 

這是很奇特的經驗,完全陌生的環境。

我擁有的是豐富的教材內容,生動清楚的教學,穩健幽默的台風,還有對視聽器材的熟稔;

我有把握很快我會『抓到學生』,我可以迅速同理他們的心情、需要,和他們打成一片,

教學、互動,氣氛掌控乃至教室管理,我是沒問題的。

但有些觀念的溝通,得費心思。

我不需要導師壓陣。學生秩序上有問題,我有能力處理,

    當然,站在主人的立場,可能覺得那樣子的話對來客不禮貌、做主人的很失禮,

    或者是說,大老遠請個老師來,目的應該不是管理學生秩序吧,總希望學生能多聽。

•學生可否在上課鐘響前自行落座完畢?這樣可以儉省很多時間。

•準時上課、準時下課,『快樂』是很重要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我會希望學生下課到外頭走走,呼吸新鮮空氣,活絡腦袋。

當然,還有一些,比如,我會希望學生有幹部可以自治,有討論的風氣,

發問、但知道發問與亂問的差別,

我也希望他們有話說出來,不要怕說錯,但能清楚知道何謂亂說。

我看得到幾雙眼睛在發亮,同時我也知道幾張臉已經撐不住簡直要睡死。

我容許學生在課堂上的『撐不住』,我認為那是生理限制,不可勉強。

當有學生主動為別人做事、服務,或是努力思考、講出很好的答案,

我會建議學生掌聲,因為這值得鼓勵,且一旦養成風氣,對他們很好。

我也會玩『PK』,左邊說完換右邊....

我承認我的很多互動方法,和張小姐在舞臺上實在有夠像。

但我要說,『我沒有學她』,這東西說實話也學不來。

我只能說,在互動上,我倆,風格還挺像的。

 

四天下來,我知道我帶得很好,

我不敢說對他們成績可以有多大提升,但『點燃火種』,這是絕對有的。

點燃對學習、對學科、對科學對思考對學問.....的熱情

點燃對這塊土地、對生命,對其他生物乃至大環境種種人事物的關懷

我帶起一個風氣,對、書是要這麼唸的,讀書就是要這樣,

我確知長期如此鍛鍊的話對學問對人生以及對應付聯考都很有幫助。

但才短短四天。我這樣敎,對成績對考試....應該幫助不大。

 

這也牽扯到,人家要我來的目的,究竟為何。

更遠的牽扯就在於,校長的『夢幻團隊』,其"夢幻"究竟為何。

這幾天的下午,我以為我是空閒的,實則被安排得滿滿,

第一天校長親自開車載我們去潮洲老街,吃當地小點,

還專程帶我去參觀鱷魚生態園,既然我是生物老師的話。

當晚,學姊陪我一起借宿校長家,典型的日據時代台籍仕紳大家族的"豪宅"。

第二天,校長公忙,學姐帶我去南洲逛逛,晚上住她屏東市老家,另一型的閩南世家

公務出身的老人家愛唱日本時代的演歌,對美空雲雀等歌手的歌曲之整理,

讓『妹迷』如我者,瞠目結舌、望塵莫及。

老人家們陪著我們一起吃大館子、用水果;熱情招待。

第三天,校長堅持要開車載我們去四重溪泡溫泉。晚上改住回校長家。

這晚才有機會好好認識校長的母親,一起聊了幾句,

這種日據時代的士紳大家族,學歷都很驚人,醫生、博士....整個家族,滿滿都是。

第四天的中午,校長本來還說要一起吃個飯再讓我走的,

"還好"校長有公忙,學姐也滿滿整天都是課,

幫我包了便當、向幾位相協助的老師組長主任道謝,我就可以走了

(他們知道我 1/27 在台東有豐年祭要看)

不然,還真不知道要何時才能到台東。

 

...我的意思是說,我感受到在地人非常熱情的招待,熱情到...有點違背了我的需要...

這熱情,有源自『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也有對於『拔刀相助』的感謝,

更有一絲絲『希望你下次再來』甚至是『希望你可以來這邊定下來』的期盼。

 

所以我就要問啦:你們為什麼要我來

 

 

可以想見,校長的家族,在日據時代是有名望有資產的(現在應該也是吧在當地),

這麼有辦學理念,也這麼有心,在『沒有人要做的地方』,辦起了學校,造福鄉里。

這真的令人肅然起敬。

校長接手經營辦理,有現實的壓力--要有成績、有升學率,才有學生源源不絕--

對私校而言,有學生,才代表著有經營下去的可能因為學生代表" 經費"。

就算是私立公辦的代用學校,教育部的補助也是看人頭,學生多、補助也才多,

這是必須面對的生存準則,沒得商量。

所以這所學校有所謂的才藝班學科班

("才藝班"擔負學校管絃樂隊合唱團等對外比賽的社團任務,要花時間練團,

 同時也享有比較特殊的師資安排比如這次我上的班就都是才藝班)

(一入學,便已決定學生是否能進才藝班。進了才藝班,再決定參加哪種社團)

(究竟如何決定可否進才藝班:您說呢)

在這些現實壓力之下,校長仍爭取給學生『不一樣的視野』

例如和日本交換學生,成立英語村,與大學教授協商遴選學生在課餘前去做實驗,

另外與升學看似無關的『生活教育』,該校似乎從不鬆懈,

清晨灑掃』這觀念一直存在,服裝儀容的規定也始終沒改,

校園的乾淨、美麗...是眾多公立學校羨慕的焦點,

總務處的行政付出、彈性靈活,校長必須四處邀集、募款....這都是公立學校所沒有。

教務處的課表也能彈性安排,教師的工時很長,幾乎是保母似地陪伴學生,

午餐時有英聽、午睡結束還請音樂老師挑選音樂播放;

清晨操場看到田徑隊在練習,一板一眼,中午看到高爾夫球選手在揮桿,

毎週三或四的整個下午,就看到管絃樂軍樂隊合唱團柔道社...練習,

騎自行車的學生都有戴安全帽和設置反光板,

搭火車上下學的學生更是有禮貌守規矩地集結然後老師帶隊前往旁邊的無人小火車站。

晚上,國三學生夜自習結束,多少家長開車騎車前來,載孩子回家,

以『辦學』來講,這個學校已經做得比許多學校都還要多要好。

但不知校長的" 夢幻"為何尚未達成,

又為何一直希望『北部名校的老師』能多多下來教書?

校長,你要什麼?

 

在和屏榮學生上課的過程中,我最驚訝的是,『生態』那一段,

當我以自己在台灣各處拍攝的植物、景物說明分類暨生態環保上的觀念時,

我訝然發現,這些學生,『哪兒都沒去過』。

北海岸的藻礁:身處南台灣的他們,沒有概念、是正常的。

那,南台灣的珊瑚礁呢,墾丁南灣的核三廠和海洋呢?

梨山的高麗菜和德基水庫可以沒有印象,

至少,東港的曬蝦米、林園的煙囪,總該有所耳聞吧?

怎麼回事,他們對『黃石公園』的熟悉度,竟比『屏東滿州鄉的佳洛水』還高?

我赫然發覺到,這群生活在藍天綠地之間的孩子,

也許需要在課後去協助種田、收成、做小生意,生活經歷看似較都會區孩子豐盛,

但對週遭環境,一樣是『無察無感』。

他們很乖、很配合、很合作,對週遭與己身,卻似乎沒有真切看過想過體會過。

他們真的需要好好問自己一句:我為何要來上課?我希望我未來是什麼?

這片山、這片田、這片海,他們土生土長。

他們打算怎樣對待和處理這片美好但有點破落的家園,在未來?

 

我要什麼』,的確,學生該自問自己要什麼,同樣的問題,我也想問問大人。

 

那個週三下午,說是才藝班要『練團』,

滿操場的管樂隊學生,比照軍樂隊規格,要走位、擺姿勢,

要和弦樂、旗隊、打擊樂相搭配,大太陽底下,來來回回,好多次。

這群學生,態度一直很好,教練說開始、就開始,說卡、就停,

說重來,就默默返回原來的地點,靜靜重來,

沒有抱怨、沒有壞臉色,沒有人問爲什麼,更沒有人坐下來聊天喝水,

他們重來再重來,每次重來的隊型、步伐都一樣,直到教練說好。

我想起台東部落的那個編舞的夜晚,女孩搭著鼓聲,一次又一次每次舞步都不同

她尋找著最合最搭最順最美的舞步,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跳著,直到自己滿意。

『同』、與『不同』

『教練說好』,與『自己滿意』。

你要哪一種?

 

這是很深刻的問題。

 

當我開車看到太平洋、不其實更早,當我伴著小哇找著路標上屏鵝,

我已經知道答案。

生性愛漂泊•有緣再連絡

凡答應的、我會完成,今年學測之前我會再來幫學生"提點",

明年後年的寒假,也許會再來也許不會再來,

但我要什麼,我會什麼,我的生命要浪費在哪樣美好:我已清楚明白。

生性愛漂泊•有緣再連絡

我可以幫學生開展大門,但抱歉我不想扶持他們慢步通過,

了解、記憶、練習、喜歡與煥發,我一向只做最前和最末,中間該學生自己來。

『解題』無他。

提點之後,自己多磨鍊,就是了

解題之時,我在、學生可以快一點,我不在、他們互相討論,也還是可以的。

 

 

生性愛漂泊•有緣再連絡』可以做為這篇的結尾。

我非常感謝能有這機會到這裡,學習新的經驗,

住到當地人家家裡,不管是 Long Stay 或是 Stop Stay,都會對人家的"文化"有深刻體認。

爲此我非常感謝,以我的自閉和龜毛,能有這些機會和體會:

這是神的恩寵。

更何況後來屏榮還給我一筆鐘點費,按照公立學校四個班八堂課的計算。

這是要說清楚的。

 

生性愛漂泊•有緣再連絡

謝謝屏榮。

 

喵~~~


後語

 

剛剛看了學姐寄來的學生回饋。

要很感謝學姊,先是要引導學生寫回饋,之後,還縮小影印、郵寄給我!

花的時間,很多。

很感謝。

 

學生是有禮貌的,幾乎一面倒說好和感謝,

這是一定的,換了是我,也會如此引導/ 教導學生。

--我們自己要懂得去讀岀箇中意義:p--

有幾點,我覺得值得提出來討論:

1.我敎的對象,是『國中三年級』,時間是『寒假』,

   怎麼半數以上的學生說,『讓他們把遺忘的東西找回來』?

   若,這次上課才找回來,那,....國三的上學期有三次模擬考.....他們有唸生物嗎?

2.學生對於電腦+單槍,融合文字、圖片、影片的上課方式,甚感新鮮,

   對於本人『認真準備、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印象甚深。

   我   覺   得.......這些都是應該的......

   教師本來就該有這些準備和素養,既然學校能提供視聽設備,學生就享受視聽教材。

   如果,學生對這樣的教學,會那麼新鮮和驚喜,那: 學校真的該反省。

3.幾乎每位學生都會說,『感謝老師老遠從台北趕來』

  『特別南下來敎我們這些鄉下孩子』『幫我們拉近城鄉差距』等等等。

   我   要   說....這些都是大人敎的.....

   這些孩子,哪懂得什麼叫『城鄉差距』,哪真的知道台北有多遠,或什麼叫"鄉下",

   種種觀念都是大人給的。

   請大人捫心自問:台北真的遠嗎,屏榮真的鄉下嗎,

   城鄉差距是怎麼造成的,

   是距離與空間形成的的天然屏障,還是人們心裡的自我設限?

   設備、師資、社會資源,屏榮較之台北縣的幾個鄉鎮,還綽綽有餘,

    網路、電視,四通八達,我真的看不出有任何『城鄉差距』的理由。

   如果你認為自己矮人一截。那你真的會永遠矮人那一截。

   誰說後山的台東的社區圖書館就只能要到西部小孩看過不要的舊書,

   又誰說原住民部落就一定需要平地人的幫助?

   『放眼世界、看清自己』,有自知而後自信,而後自尊而不會過分自卑自大。

   這是我欣賞/喜歡台東那個原住民部落的原因之一。

    屏東,有比台北差的地方,也有比台北優勢的地方,我一個過客都看得出來,

    你們呢,在地人?

 

 

當然,我只是過客,不是在地人,在地的感覺,我無法完全領會。

以上,純是客觀觀察後的主觀感受;若有得罪,請....海涵 :p

 

喵~

 

 

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