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看世界

 '

小魚遊記  

討論區             留言版

                                   小魚遊記

丁東南遊      更新:2003/07/18  


~~本文檢索~~

7/13   林園•東港

7/14   墾丁牧場•含羞草原•本島南疆•龍坑•龍磐 •風吹沙•佳洛水•九棚沙丘

7/15   石門•蜂窩養蜂人•旭海•台東演唱會舞台

7/18   卑南石柱•石棺•卑南溪切割地形•都蘭山

後記


 

88年7月13日的日記-旅遊起始篇


因為南橫的落石,臨時改了行程。選了南海岸到墾丁,再到台東。
這條路線到過很多次,但沒有很確切的概念。

人多,路好,所以比較不怕。相對的,人多有人多的危險和不好玩。

台南到高雄的濱海公路(省17),真的不好看。

台南段還有所謂『黃金海岸』,

一過二仁溪上的南定橋,美美海岸忽然變成兩層樓高的垃圾山,

隨之來的,就是"撲鼻香"。

高雄段的濱海公路,不但乏善可陳,而且乾、灰塵,一副毫無生氣的感覺。

路是很大條,地方也空曠,但少了樹蔭花草鳥叫蟲鳴和孩子的奔跑,一切顯得枯燥。

 

林園,是我第一個休息的地方。

先是加油站略作梳洗,

再來想找個地方吃個餅乾、喝點水、換上袖套....,

就進去繞了一圈。

一個很平靜的小地方,和印象中的"林園廠"有很大出入。

才剛下此結論,甫騎出小鎮,準備跨上高屏溪時,赫然-

路兩旁盡是高聳的煙囪和大儲存槽。這就是"林園"!

在高屏溪南岸,和林園隔溪相望的美美的東港海邊,

我望北拍了遠遠的林園。


林園煙囪。

 

 

 

 

過了高屏溪,田園景觀幾乎是立刻出現大量的"香蕉"和"椰子"。

這到底是溪南溪北當真地理特性有如此差距,還是人文部落的不同,

使得一條溪的南北作物有那麼大的不同?

踏入屏東,可以用味道來分。

先是以養殖、海產聞名的東港、林邊:

有那種漁港的腥味,很舒服。

 

一到佳冬,迎面而來的,是熟悉的-檳榔!混著椰子還有香蕉的味道。

隨著遠景從一望無際的平面到忽爾出現遠山,再來的氣味就是海,純純的海的味道。

枋山了。水底寮了。楓港了。

大藍小聲地跟我說,這才叫騎車。是呵。

楓港接著的省26,著名的屏鵝公路。美。
 

不過,騎到屏鵝時,我也累了。

從台南到林園,兩個鐘頭;

從林園到東港,也大概兩個鐘頭(包括在東港的半個鐘頭拍拍);

從楓港到墾丁,只有一個鐘頭,卻好累好累好累。

也許"四個鐘頭"是極限吧。

沒先訂房,想說人多、旅館多,沒想到,麻煩也多。

整條墾丁路上都是旅館,哪可能一家家比價比較呢?那時又累。

直接找教師會館,只剩三人房要一千元。

外出以安全為最重要。就要了。

實在很陽春的房間!

連我都會嫌棄的,真是不簡單的"陽春"。

沒房間電話。沒公共電話。沒冷開水供應。沒熱開水供應。

沒radio供應。唉。
--好笑的是,號稱全區雙頻的中華電信,在墾丁,一個訊號都沒有!豬八戒!

所以決定不連住兩天了。累。又要帶著包包走天下。

活該。誰叫我大意沒先打聽好。


有到警察局問一下旭海的入山證。

警察態度很好,解釋很詳細,總之就是到恆春的鎮內分局去辦就對了。

試試囉,明天。
希望後天,可以走縣道200或199,到牡丹、石門古戰場,旭海大草原,九棚大沙漠...

再到知本。台東。準備看阿妹。


這是我的願望嗎。到處玩,到處看。

其實,有很興奮,也有很後悔的時候。

總是,要踏出來,才會知道以後要不要再這樣做。

只盼自己真的要很小心謹慎,一切交託上帝帶領,莫使愛我的人心痛才好。
加油。該睡了。

88.7.13 深夜12點10分(或許該說 88.7.14 凌晨吧) 

寫於墾丁教師會館

[回TOP]

 



88年7月14日


今天是豐盛的一天。
一早,輕裝便捷希望能到墾丁牧場爬上大尖山。

繞了好幾圈後,才知道從墾丁公園、社頂公園的入口進去。

是看到好大一片草原,還有一群牛在吃草,可是無法登高遠眺。

好死不死,在往社頂的路上讓我發現一小路通往牧場且未封閉(口蹄疫),無牛,但好美!

拍得很高興。

 

                   

墾丁牧場                                                       含羞草原

 

還到遊客中心拿資料,問路。

原來步行可以達到佳洛水以北的出風鼻;

南仁湖已經不再管制,可以"語音登記"參觀、還有大尖山是不適合上去的,危險。

下決心離開教師會館,大包小包地往鵝鸞鼻前進。

要錢且顧及行李,就不進去,但怎知發現"最南點"。

給他騎進去。本島最南端。還有龍坑的珊瑚礁地形。

 

本島南疆

龍坑  珊瑚礁地形

文珠蘭倒地繁衍

 

發現聯勤。上去拍文珠蘭的特殊繁衍方法。差一點迷路了。

差點錯過龍磐。拍崩崖地形。
風吹砂。可是不好拍。夏季雨把沙子衝到海邊、東北季風又把砂子吹上來...
(後來到佳洛水,望南拍剛好拍到,YA!)

 

龍磐海景

風吹沙!

 

佳洛水,一定要記一筆。

行車到佳洛水入口,不僅要錢,而且還不少錢(鵝鸞鼻才10元可是這兒要80元)。

下車問門口收票的嬸嬸,她很確切地告訴我,從這往北是不能走了。

這兒是屏鵝公路的終點。

我就失望地走了。

走一半,想想,以後會再專程來這兒嗎?

既然來了,看看加洛水的長相也好嘛。

於是,我轉頭回去。嬸嬸很好心問我:學生喔?

我很誠實地說不是。

哇咧,共要110元。

騎到裡面,就是那種典型的遊樂區,有賣區、廁所...。

咦,有個柵欄,車子不能進,但人可以去。

哈,那兒就是加洛水海岸線的開始;共三公里呢!

當地公共造產有"台車",來回50元、司機會講解,我就給它坐了。

 

        

                 佳洛水海岸地形                                       佳洛水台車

                                    

 

司機的講解,很好玩,什麼"山豬頭"、"小飛象",還有"人頭龜身",

那個人頭很像個政治人物,戽斗戽斗地(司機說的喔)。

整個海岸線,好美好美,我終於體會到為什麼屏鵝公路不再望北開。

這一開,加洛水海岸奇石,必蕩然無存。

而為何叫"加洛水"?蓋"瀑布"之土音也。

台車就載遊客到瀑布處,大家可以下車玩耍,待下班或下下班台車再回去。

司機說,就算沒有遊客了,他們也會開空車來載大家的。
--一處規劃得相當完善人性體貼的地區。很值得再來幾趟。

--好玩吧。一個地方,倘若不進去走走,永遠不會知道它會不會讓你永生難忘。

再來,一定要努力給他紀錄的,是縣道200甲。

從加洛水往恆春的。美-斃-了!

我才發現,凡美到極致的景緻或東西在我面前,我一概只能一直重複"好美"'太美'等詞語。

 

縣200甲。鏡頭無法捕捉的祥和與美~~

 

這次學乖了,中午(約一點多吧)先找旅館再說。

也是一千元,三人房,不過整體感覺比教師會館好多了。

三點半,先服裝整齊到警察局請教關於入山證問題。

得到的答案是,都不用了。
找地方吃個麵。好難吃。

然後,直殺縣道200,想到太平洋岸去給他看一下旭海啦、南仁灣等地方。

騎到一半,才發現:已經四點半了!

五點多天就快暗,我又在山的東邊,路又沒燈....

趕快用心騎,而且規定五點一定要往回騎。

還好,四點五十分就騎到縣200的終點了,也看到所謂的"九棚沙丘",

還拍了"放學回家"的水牛!

喔,隨意一抬頭,豬八戒!

一隻五色鳥好整以暇地顧盼自得於電線桿上。怎能不拍呢?!          

 

九硼砂丘

    

"放學回家"的牛

 

然後趕快往回努力騎。

路上,有時騎得有點昏,只好自己在那邊大叫,發音,動動頭啊動動肩膀之類的。

嘻嘻,努力趕到五點半,已經在滿洲,快到了、

就彎進小路,想瞧瞧滿洲風情(該是這地方很大的鄉鎮,有提款機、衛生所、電力公司...)

結果瞧進一片綠油油裡。


若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話,我必然是仁者,

因為我實在喜歡那種馳騁在兩山間肥美土地上的幸福感覺。

在墾丁,我只覺得下次來一定要帶廣角鏡頭,才拍得下那綿延壯麗;

縣200甲以及縣200,讓我深深感受到這地方的色彩:藍,綠,黃,白,黑。

就這五種顏色,高彩度高純度喔,拿去調。

瞧那遠山,綠,深綠,淺綠,墨綠,綠得油亮、綠得筆直;

天就是藍,不藍的地方就是深白淺白灰白亮白的雲。

顏料,綠得有質感、藍得有厚度。

這個地方,"天是藍的草是綠的","藍得真藍、綠得好綠"!


好幾次,都興奮的想和迎面而來的人兒車兒揮手。

但都忍住了。

這地方好像觀光客多,雖仍質樸,但多了一點都市人才會有的"距離"。

這兩天,我也只顧著和大地攀交情,少有關注到"人"。

住恆春,是個很好的決定。

墾丁太熱鬧了,住一天就夠了。

恆春,可憐的古城,連個像樣的現代吃店都沒有,7-11就一家,

許多建築都頗富歷史-比較老舊啦。
但有他的味道。墾丁像個市集,像"假日",恆春像家裡,像平常生活。

--為了那碗很難吃的擔子麵,乾脆我往墾丁去買麥當勞。哈。

一如昨日,回旅館前先把油加滿。

喔一看再68公里就該加機油;那時該會在台東的哪裡呢?

就先加了。

但願明天一切順利。要到台東。加油。
~~那個全區雙頻的中華電信,在恆春總算有點用處了。唉。

[回TOP]

 

 


88年7月15日的日記


其實,現在已經是7/16的早上了。

因為昨天累到斃,放著滿房間的亂,也沒洗澡也沒洗衣連隱形眼鏡牛仔褲都沒換,

就給它躺下來睡!

說是累,其實也是放心和安心才能這樣。

到台東了!一種回家的感覺。

才到太麻里,其實離台東還有將近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就已經覺得到了

(大概上次來就跑過台東-太麻里吧),

再吃一次上次很喜歡的扁食麵,還外帶一杯三色豆花,就這樣一路提到台東。

--很像回家吧。

到公教會館,換間亮一點的房間,就到體育場逛逛。

唷,舞台搭起來了,很多人在那兒運動,

我一方面研究舞台尤其是平常看不到的後面-有藝人休息室、舞者休息室、樂手休息室....-

一面研究操場。

不像400公尺。又不像兩百。想隔天一早來跑跑。

 

然後騎車繞台東,又繞到迷路。

只是想看看能否找到專業攝影器材店,我的鏡頭摔壞了。No。

好不容易問路回到會館,就累塌塌地睡了。

咦,怎麼有很大的音樂聲!

往體育場方向看,似乎有大型探照燈往天空掃射。

望遠鏡拿來,阿妹的舞台燈正閃爍。莫非.....?

二話不說,鑰匙拿著就出門。
果然,體育場裡我們的阿妹正和樂手還有阿妹妹一起排演三天三夜。

一襲長衣的妹,戴著漁夫帽,依然邊唱邊和台下揮手。

整個操場,站了好多人!

和台北台中高雄相比當然算太少,但現場的人說,這樣算是很多了。

然後,找通訊店想換支可以上網的手機。

我受夠了。習慣上網的人,一兩天沒上,真的覺得和世界隔離,也覺寂寞。

嘿嘿,小地方的小店面,可是很專業喔,還幫我找電腦公司的問說如何接。

後來發現:手機有紅外線傳輸,電腦本身還需裝備設定,加加減減大概兩萬塊吧。

錢不是問題,而是他們也沒裝過,可能沒現貨,我的又是Notebook,IBM的,不知合不合。

實在好想把這筆錢給店裡的兄妹賺(他們真的很好心),但.....算了。

繼續逛,逛夜市,補充在路上掉了的袖套和手套。

市場的阿嬸好好玩,明明是一百五的,硬說是一百。

大賣場的小姐也是熱心地幫我找。

咦,是我人好,還是這個地方的人好?我也糊糊了。

嘿嘿,繞得真是累了而且萬念俱灰想說這一個禮拜都無法上網,已經快十點。

心力俱疲。還是打打中華電信的服務電話吧。

哈哈哈。結果,我成功了!

我成功地從旅館的房間電話線撥市內電話上網了!耶!

上去看一下,收信,留言;就睡了。其實累到很難睡。但還是安心地睡了。


以上是為何昨天可以很"安心放心"睡著的緣故。那,昨天為什那麼累呢?

9:15,從恆春出來,9:30就到石門古戰場了。

入口一位年輕人正開始擺攤子,我問說"上去要多久",他說"五分鐘就到了"。

哇咧!爬到一半我就後悔,下次記得把當地人說的時間乘以二才對。

上到上面,果然是"戰場"。

那個地方,剛好群山環抱又有河流經過,是個肥沃盆地吧。

而古戰場所在地,剛好是盆地中最凸高的小坵。

 

   石門古戰場紀念碑

        石門眺望牡丹小盆地

 

下來,看到那個年輕人在"玩"蜂窩。

職業使然,我就趨前相詢。
他跟我推銷"花粉",怎麼有花粉那麼大一坨?

這位年輕人,很熱心地就要帶我到旁邊的蜂窩解釋。

一高興,我忘了相機沒收好,就---就---就---我的寶貝鏡頭!
了,六千還是一萬吧。

更糟的,沿途的廣角和Micro怎麼辦????

摔歸摔,還是很高興聽年輕人解釋,

拍拍照。

也聽他說自己的規劃。

一個在外地念商的大三學生卻願意暑假到家裡產業裡 幫忙。Good。
         

 

離開前,施先生(他給了我他父親的名片)叮嚀我內山可能下雨,也說可以到旭海看看;

不過,到旭海以後就沒有路到台東,必須折返。

很高興地和他揮手say good-bye;看到牡丹水庫,也給他上去瞧瞧。

然後直奔旭海。

 

 

縣199,真的是有他的美,

路況好,車行少,實在是騎車的好地方。

時而飄來小雨,倍增清涼。

 

 

旭海到了。

有四輪傳動車,一人來回200。

我和歐吉桑打招呼(後來才知道他很傷心,因為他年紀不大),

說我騎上去看看if不行再來坐車,他也說好啊。

就騎喔。

路況雖比赤嵙山略糟(都是泥巴石頭路)但轉折坡度其實還難不倒大藍。

只不過,大藍是專職奔波大路遠路長路的。

萬一在這邊受傷。

有些錢還是給別人賺吧。

所以,我就掉頭,等著下一批客人一起上去。

這些當地人很有趣。

拉生意,可是很有尊嚴、原則。

對客人很熱情,廁所、座椅都免費,不吃東西不喝飲料也無所謂,借傘借水都可以。

也不先收錢。有

歐吉桑( 這真的是歐吉桑了)喝得半醉,過來和我打招呼。

一個人的我,看來很顯眼吧。趕快說有同伴先往台東、我自己來旭海看看。

但在他們眼中,還是很大膽。其

實原住民喝酒以後,還是很熱情的,而且還是很有分寸。

只要自己別先以為對方是來找碴的就好了。

喔,這就是旭海。可以繞一圈,約半個鐘頭。

我的懼高症差點發病。因為實在有點險峻。


   

                    旭海民間經營的載客車                                                   旭海草原

 

下來,殺回縣199。轉向壽卡方向。

在東源,看到一個原住民文物館和野菜館,也是打算不理的,還是折回去看了。

遇到大大雨!

次真的是大雨,非遮不可。

可是我在野菜館外面狼狽,裡面的人看到了卻也沒有動靜。

決定拍拍照就走人。

一到南迴,天就開了。

下了高山,到海邊,廣直的大路。

車多了。玩超車遊戲。
還有飆車遊戲。很懷念剛剛山裡面的小路。

過太麻里,就快到知本。

一到知本,就覺得-台東到了。

 

其實,從壽卡出來時就已經是台東,可是沒啥感覺。

在過去,我很喜歡台東,這次到牡丹、滿洲之後,我覺得我也很喜歡,

也開始懷疑自己以前那麼喜歡台東會不會多少是因為喜歡阿妹然後愛屋及烏使然。

錯。錯!騎到知本,我依然懷念縣199、縣200的鄉間美路,

但我更確知為何自己那麼喜歡台東。

這裡,有牡丹、滿洲的美之外,還多了一份"開闊"。

那種天高地闊的自信,開朗,質樸,溫和,加以肥美大地給予的豐足。

一望無際的海邊平原,遠遠卻是山頂環繞雲霧的和緩高山,靄靄面海,威而不峻。

難怪每次到這兒,腦海就浮起三個字-卑--南--王。

在台東,公教會館連住兩天,可以好好洗洗牛仔褲、外出背心,稍作歇息,

看完演唱會後,看看如何回家。

大概受不了花東縱谷的誘惑吧;到花蓮後呢?坐火車送大藍回台北,還是一路騎回去?Unknown。再說吧。

Ps.中途,大藍吵著要看阿妹的故鄉。

也很準,一路北上的我居然沒錯過那個該左轉的地方。

就帶大藍進去了。

豬八戒的路,一大段在修!累死我了。

可憐的三色豆花這下子是完全混合。

總算到妹的村落,我只肯帶大藍上去,遠遠指一下"那就是阿妹家",就回頭了。

還是很喜歡從阿妹家村落一路騎下大馬路時的景緻。真的很開闊。

買到報紙,看到阿妹回家收成小米的新聞。平凡生活,就是她所要的吧。

我也在台東,近在咫尺。

又如何?仍只是個歌迷,歌迷而已。


88.7.16 11:10 am寫於台東公教會館[回TOP]

 

 


88年7月18日的日記


雖是萬事起頭難,但相信很多人會同意:起頭難,收尾更難。
在台東,這已經是第四個晚上了。

歷經了彩排,演唱會,和網友們見面....
今天中午,我恢復旅行本色,準備好好玩這半天,明天就騎到花蓮火車回台北。
禮拜天的晚上,怎麼忽然覺得,台東好靜好靜?

跑一趟卑南文化遺址、史前博物館籌備處。

兩年前,和爹娘一同來過,我意猶未盡,但家人已經不耐煩。

這次,好好地看好好地找好好地問,真的把能看的都看遍了。

嘴巴真的很好用,就開口問坐在那邊打電話聊天的員工,

或是那個帶著一隊吵著要冷氣的台北人的揮汗如雨而沒啥好氣的領隊大哥,

可以要到很多資料。

 


        

 卑南石柱                                       卑南石棺

 

 

        

從瞭望台上遠眺卑南溪切割地形。最左有一抹雲的為卑南聖山--都蘭山

 

再來,想往岩灣方向,去找"小黃山",卑南溪上游切出的峽谷。

感謝史前博物館瞭望台對地形的介紹,我找路也找得比較有概念,

真的讓我找到岩灣,彎進一條書上沒寫的路,東46。

一路往上,真的看得到卑南溪切割利吉層所形成的險峻地形,過了路的最高點後,我很好奇:這路通往哪邊?

沿途是一點茶園,夾道檳榔,一副田園風光。

原來是到-美濃!台東的美濃。

更妙的是,就通到台九去了。地圖上沒這個接點。有趣。

往回走,拍幾張照,決定要找地圖上的縣197。

豬八戒地圖,亂畫,我花半個鐘頭在卑南大路上亂晃。

決定不理地圖,找海岸公路先。

從台11乙一路騎可以到台11吧,我想。

沿途風光旖旎不說,卑南溪出海口的地形也一望無際,它也真的接到海岸公路沒錯,

更好玩的,是:就看到那條我找不到的縣197!

到海岸公路,想說跑跑看吧,沒想到,美得叫我想哭。

真的想哭。

上次來,怎麼都沒發現海岸線有這麼美?

明天我就要走了,而海岸線好像有些地方偷偷在施工,我不能冒險走這裡,

可是這兒這麼美...

邊想著,我就一直往北騎,常常告訴自己,下個鄉鎮該往回走喔,

可是就是一直騎下去。

5點45了,到東河了,天暗了且風涼了,才甘心往回走。

到杉原停一下,看有沒有知本老爺的Buffet 可以吃

(其實心裡小小願望是會不會剛好遇到妹他們在這裡休假),自己也真的餓了。

沒看到。就專心往回走。

騎到很累。

心裡一直在想很多事情。

明天,騎到花蓮,上火車;明晚應該在永和家裡了。

這段美好的日子,即將結束。好難過。

又想說明天出發前,先到阿妹村落去繞一圈say goodbye,

或者可以騎到他們村落的最高點,遠眺海邊。

想想還是不要吧。一大早,那兒是小路,很少有外人騎過的。

多顯眼嘈雜啊。別說是騎進村落,連那條大馬路,都很少人會騎進去。

算了吧。作我自己。

想到教案,7/24台北演唱會.....做自己,很煩的。在外面騎車,多好!
7/24演唱會完,要怎麼過呢?很長一段日子,生活步驟是跟著演唱會在走的。

就像以前是跟著夏令營在走一樣。

阿妹八月唱到海外去了,九月、十月...再有她的活動,該是年底了吧?

她也要過自己做自己啊。

回到台北,我也必須過自己做自己了。
整理行囊。整理紀錄。整理思緒。整理人際關係。
~~這一週的旅行,我學到什麼?

感謝神的帶領,保守我一切平安。

願明晚可以順利抵達台北。不管我是多麼不情願。

明天,是走花東海岸,花東縱谷,還是走那一條神秘的縣197?
剛剛邊看super Sunday,邊默默做了決定。

花-東,足足180公里。這幾天我最多也只跑一百五左右。

而明天但願可以七點上火車最晚。

知道我要走哪一條了吧。最保險的那一條。
其他的願望,留待下次完成。
每次都留點心願,才有再來的藉口。
不是嗎,台東?


Good night。Good-bye。

88.7.18 23:00 pm 寫於台東東之鄉[回TOP]

 

 




88年7月19日的日記-旅遊完結篇

 

作夢也沒想到,最後我居然是搭南迴鐵路從台東直奔台南。
一早七點多,先去問火車扥運,證實台東站沒有運機車、花蓮站營業到晚上八點,

再去問車站旁的"機車扥運"專門店。

咬檳榔的大哥(我學乖了不再隨便叫歐吉桑)說,一千五,約兩三天到台北。

看似惡人(文明人對嚼檳榔的大漢總是敬而遠之)但感受到他人很好。

我跟他說要考慮。

一直晃,走在路上。太多可以選擇,反而很難抉擇。

結果,在掙扎要現地上飛機或騎到花蓮坐火車時,發現:

台東到高雄只要三個鐘頭、不到三百塊錢。
我可以把大藍扥運到台北,三天後再從台南北上去找他。
Perfect。也一路順利。只是心裡不免記掛大藍,不知道他好不好。

南迴鐵路,沒公路的美,火車卻很有它的味道。

一條靜靜不吵人的幹線。一群群安靜純樸的乘客。

東海岸,切進山,再"出山"時,下雨了。

車到林邊,人好多雜。

雖是從小看慣的屏東鄉人(外婆家在潮州,小時候常搭火車到外婆家玩)也是純樸可親,

但一時卻覺得很煩。
好吵。

台東安靜多了。

到高雄,出月台進月台去購票到台南。居然要107元!
就這樣,到了台南我的家。才一點半中午。
感謝神。上週二中午十二點多離家。現在周一。

一週滿滿,順利圓滿。 Over。

[回TOP]

 

 


後記

 

1999.7.14,在恆春旅館,收到同事的電話,好心地通知我,台北縣要教師甄試。

沉浸在旅遊的快樂的我,滿懷著台東演唱會的興奮和期待,這.......?

很謝謝謝她,但....說我不去了。

 

1999.7.20,在台南家裡,再度收到同事通知,這會兒是北市某校要甄試老師。

面對同事的殷殷叮囑,跟著大家一起起鬨、"吵"了多年說要調校的我,答應說會北上去考。

北上報名。台北演唱會。試教考試。

 

剛從南台灣、演唱會回來,我穿著乾淨但陳舊舒適的牛仔褲、襯衫和球鞋,

背著和旅行時一樣的大包包--只是裡面改成盛裝著我的教具們--

上台試教。

抽到的題目是,生態和,大氣壓力。

該是呃,怎麼講呢,有恣意發揮吧?

 

總之,從此離開待了十年的教我養我的北縣中正。

我是台北市的老師了。

謹記 ~~~[END]

[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