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看世界

 

小魚遊記  

                                   小魚遊記

 

之旅      2003.10.24 - 10.26          初稿:2003.10.29


緣起

聽星星、看星星,起自於大學時代帶的夏令營。

每個營隊,晚上一定會排外出的活動,此時,看星星、聽星星,便是最適合的內容。

我最喜歡帶著小朋友走到黑漆嘛烏的野外,蟬聲隆隆、夜風輕拂,

指著天上的星星說,那像什麼、這像什麼,

轉著星座盤說,啊、某某星你看!

或是坐下來,唱一首星星的,或是坐下來,欣賞一段關於星星的童詩紙影

或是看一段幻燈片,介紹太空裡的星星、星雲、星體,或飾演一場星星的故事......

看著、聽著、唱著、想著,黑夜不再可怕,星星不再遙遠,

星空,從亙古以來帶給人類的種種想像與遐思與啟示,

重新澆灌了都市裡長大的孩子乾涸的心底。

 

我愛星星。

所以我來了,『市民玉山野外觀測天文營』~~~

 

筆記篇     觀星篇    花草篇    風景篇    鳥兒篇   人物篇


 

筆記篇

 

北落師門賽明燈    仙女座星系(M31)    星星有多少    射手座不見了?

流星    古中國天文的星官與星宿    星等

 

 

星座講解聽了那麼多次,一直只記得冬三顆(獵戶座的腰帶)夏三顆(夏季直角三角形),

秋季星座這種亮星不多的難度稍深的星空,我是一直沒印象的。

終於,這次,是時候到了嗎?

一早報到後進入大圓頂教室,再聽一次秋季星座。

怎麼忽然間,聽懂了?

 

北方的王族星座,仙后、仙女、仙王、英仙,

怎麼從仙后找北極星,怎麼找秋季四邊形,飛馬的頭長得像七簡稱頭七.....

北斗呢、北斗下山了,秋季的北方星空是王族的天下。

南方星空則由水族星座,包括南魚、雙魚、鯨魚、寶瓶等等。

『北落師門』:這名詞好新鮮!

原來,秋季的南方星空亮星不多,就南魚座的『北落師門』、鯨魚座的『土司空

和鳳凰座的『火鳥六』,並稱『秋季南天三角形』,而這些名稱是古中國給的星名。

為何稱『北落師門』?

原來,長安城有個門叫做北落師門,日落時這顆星就剛好位在那個門上,故稱之。

回[筆記篇]回[TOP]

 

還有,中國古天文將星空分為『二十八星宿』,『宿』是月亮休息的地方。

每天晚上月亮走過的途徑所經過的星星們,稱為一個『宿』,

一個月有二十八天,所以共二十八宿。

每個星宿裡面,古中國天文家依順序稱為一、二、三、四...並無亮與不亮之分,

這與西方天文家將星座裡的亮星依亮度稱作α、β、γ...的命名方法不同。

古中國的天文學家將星星們分成二十八宿,但有星官三百多個,

這和西方天文學家將星星們分成88個星座不同。

如,西方的仙后座,就由中國的王良一王良四閣道一閣道四所組成,

其中『王良』就是古代的一個馬官養馬經

又如秋季四邊形就由中國的壁宿一壁宿二室宿一室宿二所組成,

仙女座的腰,就是中國的奎宿九

回[筆記篇]回[TOP]

 

你知道嗎,從奎宿九往西邊數去第三顆的邊邊,就是--

仙女座星雲!

現稱『仙女座星系』,是北半球的人們唯一可以用肉眼辨識的外星系

(南半球的人們可以肉眼辨識的是大小麥哲倫星系)

距地球....230萬光年....現在看到的光係230萬年前發出的啊....!

 

這個仙女座星系,又稱 M31

『M』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有個英國吧的天文學家叫梅希爾,被當時英國皇帝封為『彗星偵探』,

他一生總共發現了103個星體,就以 M1、M2、M3...到 M103 表示之,

仙女座星系就是梅希爾紀錄的第31號,故稱為M31。

當時,梅希爾只看到模糊的一團氣體,故稱為『星雲』,

等到後來天文儀器進步以後,確定M31裡也有星星

故改稱為『仙女座大星系』或叫 M31 大星系。

--這個星戲是本銀河系的兩倍大,且有兩個衛星星系唷,分別為 M32 和 M101--

回[筆記篇]回[TOP]

 

那,宇宙究竟有多大

星系者,指:恆星超過一億顆的系統,如銀河系仙女座星系大小麥哲倫星系

目前估計,宇宙共有超過一千億個星系

換言之,估計宇宙裡的星星有  7 乘以 10 的 22次方個(7後面22個0)。

而,地球上的沙,具估計,約莫有 7 乘以 10 的 21次方個(7後面21個0)。

也就是說。

宙的星星,是地球上的沙粒的十倍

 

而這麼大的宇宙。星星們會不會太擠

答案是不會。

星與星的距離約莫『中國大陸的土地上擺上兩三個人』這麼『擠』。

回[筆記篇]回[TOP]

 

 

也因此,前陣子報紙刊登說,『射手座不見了』,是個誤刊。

在星空射手座方向看過去,有一個矮星系(含有幾千萬顆恆星"而已"的系統),

是在射手座方向,故被稱作『射手座星系』實則它的星星沒那麼多,應該叫矮星系。

這個矮星系距離銀河系中心約六萬光年。

因為呒蠻靠近銀河系、系統又小,因此最近發現,

這個矮星系的星星們被銀河系給吸進來了,變成銀河系的一部分,也就沒了這個矮星系。

『這樣銀河系會不會爆炸』?

當然不會,因為星星們彼此間的距離太遠了,要相撞的機會幾乎為零。

當然在啊,被吸收的是那個矮星系,銀河系本身的星星不受影響。

--夜晚所見星星,皆是本銀河系的星星,包括射手座--

回[筆記篇]回[TOP]

 

而流星。流星!關於流星~

流星有三種,流星火球火流星,其中,『火流星是流星中的極品』--

太空中的碎屑,在地球經過時,被地球引力所吸引而撞向地球,

這些碎屑平常在太空中的速度約莫每秒 42 公里,地球運轉的速度則約莫每秒29公里

當小碎屑被吸向地球時,二者相對速度高達每秒70公里!

相當於子彈的速度。

這種速度之下,大氣層的空氣備受壓縮而燃燒,因此產生亮光,及所稱的流星。

若碎屑體積小,一下子就燒完了,亮度不到負四等、在天空的時間不到一秒,

便稱為流星。

若體積稍大、燃燒時的亮度超過負四等的,燃燒時間也比較久,

稱為火球。

至於火流星,則不僅有超過負四等的亮度,更伴隨著爆炸聲(可見體積之大);

要許願,找火流星就對了,才夠時間讓你把願望許完。

回[筆記篇]回[TOP]

 

什麼叫『負四等』?

星等,由希帕裘斯這位天才天文學家所訂定,他當時把天上的亮星依照其亮度,

分為一、二、三、四、五、六等,數字越大,越不亮。

後來儀器進步,可以到十幾等或負幾等:還是一個觀念,數字越大的星星越不亮。

回[筆記篇]回[TOP]

 

就這樣,報到後到大圓頂教室的解說,以及車上的講解,

還有各義工老師不厭其煩的熱情說明:

在真正躺在星空下觀星之前,再次地充實自己的天文常識。

星空,真的很美:不是嗎。

回[TOP]


 

 

觀星篇

 

十月二十四日,晚上八點,

阿里山公路玉山塔塔加約第92K處,石山休息站的停車場。

天氣:晴朗。天空:開闊。溫度:絶對高於零度但....喵據說七度感覺起來是三四度。

我們一夥人,學員80人、說義工加老師約至少20來人,

就這樣一條條『躺』在路邊停車場的地上,看星星

冷啊!學員們沒想到溫差那麼大,並沒帶很多衣服,

解說義工和老師很有經驗,但已經不怕冷,也沒帶很多衣服。

還好怕死的小魚,基於有次暑假南橫唖口被冷到半死的經驗,

這次隨手帶了-- cortex 的長褲。cortex 的帽子。羽毛背心。毛線背心。毛衣。毛

還有機車置物箱裡的雨衣圍巾

臨時沒買到保溫熱水壺,只好抓了家裡的胖胖悶燒罐

加上罩著的外套也是cortex  材質,以及棉襯衫和牛仔褲。

=>所以我就這麼『臃腫』地觀星:

兩層長褲,兩件背心,兩雙襪子,毛衣、襯衫、帽子,外頭還披著雨衣,

躺在地上有義工老師準備的睡墊,我頭則枕著暖暖的胖胖悶燒罐....

綜觀天下好像我的裝備最全。

 

摸黑著下車,帶隊老師要大家想上廁所的趕緊上廁所(等下連廁所燈都會熄掉),

然後分配睡墊,大家就肩挨著肩趕緊躺下。

小魚穿了這麼多,根本不趕想去上廁所,就找個位置躺下。

哇,銀河!

一條銀色濛濛的帶子橫亙正天頂

天鵝天鷹(牛郎星)好清楚地翱翔於銀河裡,牛郎的兩個孩子...叫雙星嗎...也是清楚,

天琴的織女,好亮!

此時,解說老師看著大家,一邊等著上廁所人潮,

就指指東邊天空說,『昴(ㄇㄠˇ)宿星團』。

我看著東邊地平線上,好像有一團糊糊亮亮,

拿起自己帶的賞鳥用 (呃,演唱會看Mei用的)雙筒望遠鏡一看,

『我看到了耶』我說。

同組的大哥們趕緊跟我借望遠鏡,看得不亦樂乎。

 

此時,我的心情,好感動!

書上寫的,念過的,翻拍過的,跟學生介紹過的昴宿星團、

又稱七姐妹星團,

就這麼清楚浮現眼前。

七陀亮亮

喵。

 

解說老師說,還看得到仙女座大星系。

不會吧,系外星系?

肉眼看著清澈到不行的星空,璀璨的銀鑽中,仙女座的腰數來第三顆邊邊

的確有團糊糊。

拿起賞鳥用 (呃,演唱會看Mei用的)雙筒望遠鏡。

 

•真•的•看•到•漩•渦•耶。

不知仙女座星系裡,是否也有生物正在看這裡?

 

 

 

(ps.以上兩張天文照片均取自百科全書上的翻拍。係多年前翻拍存檔,已無可查出處;抱歉)

 

為何外星人沒找到我們?

因為,太陽,是顆很小很小的恆星。

依偎在旁的地球,更小,又不發亮。

外星人怎麼看得到地球呢。

 

 

解說老師拿著雷射筆,比劃著星空,再講解一次秋季星空。

看我們快凍死了,把大家叫起來(本來大家都躺著不能動的),

各組的義工老師就著星座盤、星空,再說明一次。

然後輪流去單筒望遠鏡那裡看,火星。

然後大家又躺下來,老師就著已經往西移轉的星空,再說明一次,

複習已經落下的星座,認識剛剛升上來的星座。

然後大家又輪流去看單筒望遠鏡。

這次看的是,M31 ,仙女座大星系,還有M32,它的衛星星系。

 

 

躺在那邊,我看到金牛座升起。

那個七姐妹星團,就在金牛座的背上。

銀河,就這麼漂亮地橫亙在天頂,也是隨著時間,緩緩西移。

看到牛郎,織女,天津四,

看到秋季四邊型,秋天大杓子;

那個星星,真的像是倒在黑絨布上的銀鑽般,亮眼,剔透。

而當流星劃過天際。

哇。

不管怎樣,還是都來不及許願。

我的願望只有四個字。

國泰民安

 

 

就這樣,到九點多快十點,大家才依依不捨地,上車回住宿點。

後來才知道,當天有人興奮到睡不著,

解說老師清晨四點起來看星星時,還遇到學員在外頭遊蕩呢!

隔天更猛。

因為隔天的天候不佳,整個晚上霧濛濛地,也就室內上課沒有實地觀星。

結果,十二點霧散了,解說老師一間間敲大家的門出來看星

兩點半又有一場,四點又有一場......

天啊,還一早五六點趕出來看日出呢。

這些人的痴、狂、善用時間,的確令我訝異與敬佩。

回[TOP]


 

 

花草篇

 

參加觀星活動,白天無星時,大家便看植物、看生態等地上有的東西,

於是乎這次活動,安排了一次塔塔加的『高山生態之旅』。

塔塔加,高度約兩千六百公尺,上頭空氣清冷、乾淨,

也就衍生許多漂亮的地衣(藻菌共生、是空氣污染的指標,有它就代表不污染),

高大的針葉樹上,也附生著許多松蘿

附生的松蘿。有人稱為『老人鬍鬚』

 

 

漂亮的地衣。這看起來像殼狀或枝狀。

 

 

這時節其實並非高山植物合適的觀察季節,秋,適合觀星,但高山野花開得不多:

毛地黃。中藥材的一種,開了紫色的花,很美。

 

 

隨處可見的澤蘭

含苞待放時粉紅,盛開則為白色;是蜜源植物的一種。可惜秋天高山上少見昆蟲~~

     

此為待放的澤蘭。紅得很美~~

 

 

 

路邊山溝裡的高山野花,白頭翁

 

右為他可愛的白花,左為圓圓紅褐的果實、和果實迸裂後的白色棉絮種子:

       

正因為這白色棉絮看起來若老翁,因此取名白頭翁~~

 

 

 

另一種高山常見野花,黃苑。左為盛開右為含苞:

 

 

 

 

虎杖。其地下根(或莖?)可作藥材。

左邊可看到開的小白花,右為近拍其果,粉紅粉紅、好像小翅膀。

   

 

 

 

 

   

這應該是外來植物,歐洲蒲公英。種植在塔塔加警察小隊外的草地上。

 

 

一樣也是外來植物,法國波斯菊,盛開在塔塔加遊客中心。

據說,八通關古道,一大片都是這個菊。

光想像就心嚮往之~~

 

 

 

這個不知道是不是外來植物?白花三葉草,住宿的阿里山活動中心草地上也一片,只是花未盛開。

  

它的葉子三片一輪,老師說是豆科(雖然看花似乎是菊科不過這邊沒拍清楚)。還要查查。

 

 

 

台灣常見兩種松樹,二葉松五葉松(又稱華山松)。

顧名思義,兩個針葉一束的為二葉松、五個針葉一束的為五葉松,

從他們的樹幹毬果也可區分:

 

左為五葉松的毬果。它的毬果是台灣針葉樹裡最大的。

右為二葉松的樹幹,樹皮龜裂(五葉松則樹皮光滑略似櫻木)。

 

 

 

這個是另一種針葉樹,紅檜  的葉子:

 

說到紅檜,阿里山就有滿肚子心痛和心酸。

當年,日本統治時期,就因為日本人聽說這裡有許多巨大紅檜,

因而建築高山鐵路以開發森林,

『A-Li Mountain』從此成為台灣象徵般的景點、外國觀光客之必經,

但,當年許多千年百年老紅檜,就這麼被砍掉,

當阿里山觀光聞名之際,原始的紅檜林也從此不復見,

取而代之的是日本人計畫種植的柳杉林。

國民政府來台以後,原始紅檜伐得更是乾淨,連樹頭都沒留下,

而當年日人種的柳杉,原本是好木材的,在台灣的氣候卻長成劣材:

這批人工種植的柳杉林,因而留下,成為當今阿里山的主要林相。

阿里山鐵路與柳杉林。難忘的歷史。心酸!

 

 

 

 

三種待查花草樹~~

1)比人略高,結著紅通通誘人的果實,待查樹一:

 

 

2)約莫到腰高,紫色下垂似乎是閉鎖的花也似是果,然後會綻成白色棉絮如右中。待查花一:

 

 

 

3)平鋪地上,小紫花大小如小拇指指甲,樣子似紐扣。匆忙行進間所拍,來不及觀察其葉。

應該是菊科;但不知其名。待查花二。

 

 

 

~~也是平鋪在地上的小野花,白花香青~~

 

 

 

 

~~台灣野百合~~

 

 

平地四處可見的車前草。在這兒,長得多肥碩啊!

 

 

 

這箭竹可就是道地土生土長的品種。

看到箭竹,就就知道,海拔,不低~~

~~箭竹~~

 

 

 

回[TOP]

 


 

 

風景篇

 

 

阿里山山脈、玉山山脈,兩大山脈縱走於台灣中西,二者平行。

阿里山公路,從嘉義往阿里山、到塔塔加,然後接新中橫公路,往南投水里。

塔塔加鞍部,正是玉山登山口,該是兩大山脈交界之地。

從塔塔加眺望,看到的山,就美了:

 

從塔塔加遠眺阿里山山脈。

這些不青翠的崩塌,據說式九二一地震的傑作~~

 

 

 

一抹雲,拂在藍天臉頰,俯瞰青山;

請注意青山山頂的草地。

這標高已高過針葉林,而邁向『高山草地』植相了。

 

 

從塔塔加稜線往玉山方向眺望。

這山,迎風面(右)已是草地,背風面(左)仍能生長樹林~~

 

 

~~玉山山脈~~

左為玉山北峰。右邊的最高的小尖頂:玉山主峰!

 

~~玉山主峰特寫~~

我就是看著這山,忍不住一定要發發簡訊給各親朋好友。

這麼近,玉山。

什麼時候去攻攻頂呢,玉山?

 

 

 

陽光透過大鐵杉直灑而下。

我個人是蠻得意於這樣的取景啦。喵。

 

 

回到森林。鐵道;

 

 

這裡是阿里山鐵路線的二萬坪車站。

這塊平地,當年丈量當真有二萬坪,因以為名,是當時林木集散的主要地區。

 

 

 

塔山落日

~~從二萬坪車站往塔山方向拍。阿里山之一景唷~~

 

 

~~山中下午,霧茫茫~~

 

 

~~鐵道旁的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此次的住宿點~~

 

 

 

 

~~清晨•塔山~~

 

 

 

看著阿里山這山脈,想著所謂『鄒族聖山』,

忽然間對『鄒族』有著更深一層的認識。

住在這樣的山裡的住民,對山、對天、對自然,

當有更嚴謹更肅穆的禮拜。

想起台東靄靄都蘭下的卑南,以及梨山天高地遠裡的泰雅

不同的山,孕育著不同的文化。

我忽然覺得更尊敬這些原有的住民與智慧~~

回[TOP]

 

 

 


 

 

鳥兒篇

看鳥,拿著雙筒望遠鏡,清晨六點,我逛逛阿里山青年中心外的一條林道。

這兒來往的人不多,來往的人也多半不擾鳥,所以--

鳥況只能以『囂張』來形容。

 

 

 

 

巨嘴鴉。我看著它飛翔,邊飛邊叫啊--啊-- 啊~~~

吵死了,值星在宣布事情時,牠就這麼,一直叫。

 

           

  

  http://www.enc.hlc.edu.tw/download/dlpic/bird/page_01.htm

 

 

 

 

http://www.enc.hlc.edu.tw/download/dlpic/bird/page_03.htm

 

棕面鶯

牠好小好可愛,

大概只有麻雀的一半、半個手掌大小,

體態輕盈跳來跳去地,

站在枝頭,小嘴兒往上仰著輕叫--拎...拎...拎...

 

好可愛喔!

 

 

 

 

 

 

 

 

 

阿里山鸲

寶藍色的背羽,白色過眼帶,

加上環頸子的那一圈橘黃:狠顯眼的美。

它呀,就正大光明地在林道上漫步,

正對著我走來,

當我兩正眼相對,停了幾秒,

大概它覺得我比較大隻吧?

才決定飛走讓路。

等到我走過,它又繼續回來,漫步~~~

 

 

http://www.enc.hlc.edu.tw/download/dlpic/bird/page_02.htm

 

 

 

 

http://www.enc.hlc.edu.tw/download/dlpic/bird/page_04.htm

這是最誇張的鳥兒了,藪鳥

一大群哪,跳來跳去、飛來飛去,在林道兩旁的樹叢裡,來去自如得不的了。

 

 

 

 

http://www.enc.hlc.edu.tw/download/dlpic/bird/page_02.htm

青背山雀

大小和棕面鶯差不多,也是很會叫、很會跳,

白白的臉頰外,還有黑黑的小龐克頭。喵~~

 

 

上頭的照片,都是取自網站(均有註明網址),

只因為--小魚帶了DV、充了電也換了帶子,

卻偏偏不小心按到VCR 按鈕,以致於它待機了一整天,

電,也就用光了。

看著巨嘴鴉飛翔,阿里山鸲漫步,以及藪鳥跳躍:

天知道我有多恨我這麼粗心以致於不能使用DV!

 

 

底下這兩張,則是小魚自己利用相機攝得的,金翼白眉

     

和鴿子差不多大,也一樣愛吃,

在塔塔加停車場就看到兩隻,一直吃一直吃,完全無視於過往遊人如織。

這是該喜於國人環保觀念進步了不再刁擾野生動物所以牠們不怕人,

還是該地垃圾過多已經改變了這些鳥類的攝食習慣?

唉。

回[TOP]


 

 

人物篇

 

寫完上述幾篇,覺得已經有了交代,似乎可以快快掛上網;

卻又覺得,少了點什麼,沒有個心得感想總結之類的,總是怪。

而這『人物』,主要講的是芸芸眾相,包括小魚自己,和周邊的人兒。

 

自己一個人騎車到處遊玩,和自己一個人參加營隊,絕對是不相同的。

參加營隊,就是團體生活,所以就不能想拍就拍、想看就看。

晚上有室友,他們喜歡關燈、早睡,所以就無法當天寫日記

當然也有好處,至少,吃的內容比起自己出遊的白開水和麵包,是豐盛多了,

餐餐有魚有蝦有肉有青菜有熱湯還有水果。哇。

撘大型遊覽車,可以睡、可以看風景,晚上可以熬夜不用擔心交通的安全...

 

 

看芸芸眾生,真是一樣米養百樣人。

有一定拿環保筷用餐的年輕男子。

有完全不理會別人公筷母匙、拿起自己的筷子就往菜裡面攪和的女老師。

有出入完全憑自己喜好、叫大家一定要上課卻自己翹課窩著睡午覺的放洋歸國者。

也有野外經驗豐富、熱心好問,主動積極幫大家張羅墊子書本以及發問解惑的大哥。

--小魚呢。芸芸眾生裡的小魚又是怎麼。

我想,仍是孤獨吧。喵。

 

 

而這些義工老師、解說老師,不管是不支薪的志工,或是天文館正式員工...

我本身帶活動帶了十多年,又是還算有經驗也教得還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舉凡這些義工老師的舉動,不管是解說、流程安排或是解決學員的大小問題,

看在『我』的眼裡,自然有褒有貶,甚至貶多於褒,

畢竟,我過去的營隊經驗是既多又廣,很『可怕』的。

從過去服務人家的角色,躍為現在接受別人的服務

我感謝,更不挑剔,但人家的優缺點,冷眼裡其實看得一清二楚。

所以,當其他學員很崇拜義工老師時,我一直是很冷靜的。

 

唯有一點,我大嘆不及。

--熱情痴傻

不能不叫我佩服!

 

試想,這些星座、知識,他們講述了多少次,

面對一波波民眾,每次都述說著相同的基本知識,每次都回答著相同的蠢問題,

還要辛苦地接洽場地、車輛、住宿,到了晚上擔心天氣,還要搬運重重的器材,

又冷,又暗,又辛苦,還常常沒有睡覺,

這樣的苦事,他們卻,甘•之•如•飴。

這,若沒有對於天文的熱情,如何能成?

而這種對『知識』的熱情。追尋。不顧一切。

....

佩服!

 

 

當時沒有繼續解說員義工的實習,就因為自己覺得自己的熱情在於人而不在於知識。

是這樣嗎。

 

 

 

不想知道。

喵~~~~~

 

 

 

--完--

 

回[TOP]